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現代性研究二
Chinese Modernities (Ⅱ) 
開課學期
100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歷史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王遠義 
課號
Hist5386 
課程識別碼
123 U818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@,5,6(~14:10) 
上課地點
普302 
備註
修習對象:大三以上、碩士生。
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2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現代性是一個容易使用、常被使用的字眼,但學者要給予它一個定義清楚的概念,卻是困難重重。大體言之,現代性可謂根據歐洲啟蒙思想所演生出的各種制度的統治與治理,這些現代的制度將使人們脫離不理性、非理性與宗教性的束縛、限制。十九世紀以來,西方人往往將現代性視同於進步的信念(the idea of progress),或視兩者並行於同一時代。其中,民族主義者並將現代性視為對發展(development)的承諾應許。
如要將各種現代性的特徵臚列出,將不勝其繁。大體上,啟蒙理性主義、資本主義,以及民主與發展等三個相關連概念或議題,當足以把握住現代性的問題與性質。
對於本世紀、二十世紀的人們言之,現代性從何而來?又適向何方?是否我們仍得繼續相信它、維護它?這些重大的問題,苦惱著、折磨著、啟示著兩世紀對之的信仰者、反對者與疑惑者。兩次毀滅性的世界大戰;來自社會主義、法西斯主義左右兩方的挑戰;世界性經濟危機的恐慌;世紀末全球拜物主義、科技唯物主義的氾濫;民族主義的再生怒火;宗教衝突的新根源;種族、族群、性別政治的衝動撞擊;在這些劃時代的歷史歲月中,人們清楚地見到社會、人文學者在攻守進退間,在自我調適中,在希望與黑暗裡,浮現出、刻畫出許多的精神面貌與理論思考。任何嚴肅的人們,都相信這是人類歷史文明存續的關鍵問題,也各循著不同的思想、觀點、立場,冀求尋覓出一個最佳或較佳的答案來。然而,自今視之,世人雖付出極大的努力去探索,也見諸許多可敬的成果,但是,二十世紀的人們似已失去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、十九世紀自由主義者的樂觀與自信。這種結果是福是禍,是值得肯定抑否定,自留與各家各人的判斷,但似乎我們可以此般地看待它:二十世紀是一個獨特的世紀,當人們過去已經且如今依然處於政治、社會繁難不適的情況,然而,過去人們所依賴、相信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,早已被遺忘了,或更多的時候被視為失效失時了。怎麼辦?
十八世紀下半葉以來,西歐與美國所代表的自由主義民主國家或社會,其誕生與發展,在理論上、實際的問題上,始終處在暴力、革命、改革、自由等力量交錯的環境中。英、法、美三國所代表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(the bourgeois-democratic revolution)率皆有賴於貴族、地主、商人的歷史性聯盟,向上以暴力從專制的王權或統治階層爭取自由,向下以武力、法治與教化來馴服農民、紀律化工人,俾以建構、維持一種足以支持資本主義市場與生產的社會秩序。自由主義固然不能完全等同資本主義,但是西方民主革命的發展,確實導致或導向了城市或資產階級之資本主義民主的興起。
就世界歷史的發展觀之,在這個歷史時期開出的西歐與美式的自由主義之路,其它的國家、地區,之前似乎不見先例,並且之後甚難成功地追隨、複製。在思想上,啟蒙(the Enlightment)思潮始終存在著一個兩難或一種張力。一方面,它設定人性具有跨越時空的普遍原則,理性、包容、人道(亦包括對人之激情(the passion)的承認)、自由、幸福成為新的、不容折扣的價值,另一方面,特別是蘇格蘭啟蒙思想家的努力,啟蒙思想家意識到,人除了天賦的慷慨與合群外,亦賦與著追求自利遠勝於它利、眾利的另一天性。人們對此問題的爭論,始終不休,但他們大抵相信經由理性的適用運用,端正合宜的社會是可以出現的。當這般的論理產生後,啟蒙的思想家首先自然要質疑這樣的見解:當下政治秩序的安排是源自社會契約的神聖性或必然性。它們認為,當下的政治安排,毋寧是源啟自眾利或社會的必然性。
隨著商業、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,啟蒙思想家還見到,社會分工固然增進了社會的財富,同時也帶來了社會新的異化、不平等。亞當?斯密和弗固森(A. Ferguson)對此皆有深刻的體悟,在解決問題上,他們很清楚地區分了客觀(objectivity)與中立(neutrality),希望找出政治秩序下的社會安排(arrangement)之秩序,運用人的選擇與行動去「改進」(to improve)社會的弊端。斯密的門徒邊沁(J. Bentham)對於市場所可能帶來的邪惡、不善,更敏感於其師,他主張增強國家的功能,以處理社會秩序的問題。運用國家的機器與機制來變革社會制度,勢將賦與國家更大的權力來解決社會無知與既得利益的難題,而啟蒙思潮所特重視的自由價值,自將處於國家各種嚴峻的威脅。
到了十九世紀末葉,人們逐漸瞭解到,啟蒙所珍惜、堅持的價值,正面臨著各種相反或反對力量的阻礙:貿易戰爭、國際間的衝突、人性的貪婪與征伐、專制主義的頑強與盛行,以及統治階級其巨大的既得利益。這些力量,有些來自啟蒙思潮的外部,有些則來自按照片面啟蒙原則、理念所產生的力量(不論是可預期的或意想不到的)。除了這種實際的問題外,理論上,啟蒙心態的人們亦面臨另一種難處:各種不同的社會安排之形式,其歧異性、多樣性正適以毀損啟蒙思想所立基的普遍自然律原則。
二十世紀裡,受啟蒙思潮影響極深的西方社會科學思想與方法,自然得繼 

課程目標
同上 
課程要求
1.上課同學被期待主動參與課程的討論,就重大而困難的歷史議題,進行學術性的對話,盡量避免常識性的、意識形態性的、政治性的解讀。
2.上課同學得就課程相關讀物撰寫專題讀書報告。
3.期末考


評量方式
1. 報告寫作 40%
2. 期末考 40%
3. 出席上課 20%
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第一階段:

1.沈漢主編,《資本主義史-從世界體系形成到經濟全球化》,上海:學林出版社,2008
2.Patrick Joyce, ‘What Is The Social In Social History?’, Past and Present, no.206(Feb,2010), pp213-248
3.Leszek Kolakowski, ‘Modernity on Endless Trial’, Encounter, ixvi(Mar,1986), pp8-12
4.Mark Elvin, ‘A Working Definition of “modernity”?’, Past and Present, no. 113(Nov,1986), pp209-213
5.Mark Elvin, ‘Why China Failed to Create an Endogenous Industrial Capitalism:A Critique of Max Weber’s Explanation’, Theory and Society, Vol. 13, no.3, Special Issue on China(May,1984), pp379-391
6.Janet Abu-Lughod, ‘Restructuring the Premodern World-System’, Review, XIII,2(Spring,1990), pp 273-286
7.E. J. Hobsbawm, ‘From Social History to the History of Society’, Daedalus,Vol. 100, no. 1 (Winter,1971), pp20-45
8.Dean C. Tipps, ‘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aties:A Critical Perspective’,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, Vol. 15,no.2(Mar, 1973), pp199-226
9. Carl E. Pletsch, ‘The Three Worlds, or the Division of Social Scientific Labor, Circa 1950-1975’,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, Vol.23, no.4(Oct,1981), pp565-590
10.Bjorn Wittrock, ‘Modernity: One, None, or Many? European Origins and Modernity as a Global Condition’, Daedalus, Vol. 129, no. 1(Winter, 2000), pp31-60
11.S. N, Eisenstadt, ‘Multiple Modernities’, Daedalus, Vol. 129, no. 1, (Winter, 2000), pp.1-29
12.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, ‘Empire as a Way of Life’, Radical History Review no.50(1991), pp71-102
13.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, ‘INTRODUCTION: British Mercantilism a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nglish Backwardness’, The Contours of American History (W.W. Norton & Company, 1988),pp17-74
14.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, ‘The Age of Mercantilism: 1740-1828’, The Contours of American History,pp75-223
15.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, ‘The Central Utility Of Marx’, in 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 Reader, edited by Henry W. Berger(Chicago:Ivan R Dee,1992),pp267-275
16.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, ‘Thoughts On The Comparative Uses Of Power’, in 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 Reader, edited by Henry W. Berger,pp376-384
17.E. P. Thompson, ‘Eighteenth-century English society: class struggle without class?’, Social History Ⅲ(1978), pp133-165
18.Benjamin I. Schwartz, ‘The Limits of “Tradition versus Modernity” as Categories of Explanantion: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’, Daedalus, Vol. 101, no.2,(Spring, 1972), pp71-88
19. Benjamin I. Schwartz, ‘Culture, Modernity, and Nationalism-Further Reflections’, Daedalus, Vol. 122,no. 3,(Summer, 1993), pp207-226
20.林毓生,〈二十世紀中國的反傳統思潮與中式馬列主義及毛澤東的烏托邦主義〉,《新史學》6卷第3期(1995.09),頁95-154。
21.Arif Dirlik, ‘Reversals, Ironies, Hegemonies: Notes on the Contemporary Historiography of Modern China’, Modern China, Vol. 22,no. 3(Jul, 1996), pp243-284
23. Arif Dirlik, ‘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Revolution in Early Chinese Marxist Throught’, The China Quarterly, no. 58(Apr.-Jun.,1974),pp.286-309
24. Arif Dirlik, ‘Culturalism as Hegemonic Ideology and Liberating Practice’, Cultural Critique, no. 6,(Spring,1987), pp13-50
25. Arif Dirlik, ‘Confucius in the Borderlands: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Reinvention of Confucianism’, Boundary 2, Vol. 22,no. 3(Autumn,1995),pp229-273
26.Edward Shils, ‘Intellectuals, Tradition, and the traditions of Intellectuals: Some Preliminary Considerations’, Daedalus, Vol. 101, no. 2, (Spring,1972),pp21-34
27.Martin E.Malia, ‘The Intellectuals: Adversaries or Clerisy’, Daedalus, Vol. 101, no. 3, (Spring,1972),pp.206-216

第二階段:
I.
1. 黃宗羲,《明夷待訪錄》
2. 唐甄,《潛書》
3. 王陽明,《傳習錄》
4. 李贄,《焚書》、《續焚書》
5. 傅山
6. 王夫之
7. 方以智

I I.
1.康有為,《大同書》。
2.梁啟超,《新民說》。
3.章太炎,〈五無論〉、〈俱份進化論〉
4.劉師培:
• 〈論留學生之非叛逆〉,收入李妙根編、朱維錚校,《劉師培辛亥前文選》(香港:三聯書局,1998年),頁1-2。(1903)
• 〈黃帝紀年說〉,《劉師培辛亥前文選》,頁3-7。(1903)
• 〈攘書〉,《劉師培辛亥前文選》,頁8-57。(1903)
• 〈中國民約精義〉,《劉申叔遺書》上冊(南京:江蘇古籍出版社,1997年),頁564-599。(1903)
• 〈中國民族志〉,《劉申叔遺書》上冊,頁600-629。(1904)
• 〈醒後之中國〉,《劉師培辛亥前文選》,頁67-72。(1905)
• 〈倫理教科書〉,《劉申叔遺書》下冊,頁2025-2072。(1905)
• 〈人類均力說〉,《劉師培辛亥前文選》,頁106-115。(1907)
• 〈無政府主義之平等觀〉,《劉師培辛亥前文選》,頁116-132。(1907)
• 〈廢兵廢財論〉,收入萬仕國輯校,《劉申叔遺書補遺》上冊(揚州:廣陵書社,2008年),頁692-696。(1907)
• 〈利害平等論〉,收入葛懋春、李興芝主編,《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》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1984年),頁55-64。(1907)
• 〈論新政為病民之本〉,《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》1,頁108-114。(1907)
• 〈無政府革命與農民革命〉,《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》1,頁158-162。(1908)
5.胡適:
• 〈易卜生主義〉,收入葛懋春、李興芝編,《胡適哲學思想資料選》(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,1981年),頁155-171。(1918)
• 〈不朽〉,《胡適哲學思想資料選》,頁172-180。(1919)
• 〈問題與主義〉,《胡適哲學思想資料選》,頁91-124。(1919)
• 〈我們的政治主張〉,《我們的政治主張》,收入《胡適作品集》9(臺北:遠流出版公司,1988年),頁21-26。(1922)
• 〈讀梁漱溟先生的《東西文化及其哲學》〉,《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》,收入《胡適作品集》8,頁39-63。(1923)
• 〈我們對於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〉,《胡適哲學思想資料選》,頁306-318。(1926)
• 〈我們走那條路〉,《胡適哲學思想資料選》,頁323-335。(1930)
• 〈建國與專制〉、〈再論建國與專制〉,收入胡適、蔣廷黻等著,《民主與獨裁論戰》(臺北:龍田出版社,1981年),頁7-18。(1933)
• 〈自由主義〉,《胡適哲學思想資料選》,頁430-436。(1948)
• 〈三百年來世界文化的趨勢與中國應採取的方向〉,《胡適演講集三》,收入《胡適作品集》26,頁107-116。(1953)
• 〈容忍與自由〉,《胡適演講集三》,收入《胡適作品集》26,頁73-82。(1959)
• 胡適,〈實驗主義〉,收入季羨林編,《胡適全集》1,頁277-323。(1919)
• 胡適,〈新思潮的意義:研究問題、輸入學理、整理國故、再造文明〉,收入季羨林編,《胡適全集》1,頁691-700。(1919)
• 胡適〈杜威先生與中國〉,收入季羨林編,《胡適全集》1(合肥:安徽教育出版社,2003年),頁360-362。(1921)
• 〈逼上梁山:文學革命的開始〉收入《四十自述》,《胡適作品集》1(臺北:遠流出版公司,1986年),頁97-131。(1933)
• 胡適,〈容忍與自由〉、殷海光,〈胡適論「容忍與自由」讀後〉,收入李福鐘等編,《自由民主的基本概念》,《自由中國選集》1(板橋:稻鄉出版社,2003年),頁213-219、220-229。(1959)
• 胡適,〈中國哲學裡的科學精神和方法〉、〈中國傳統與將來〉、〈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〉,收入歐陽哲生編,《胡適文集》12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1998年),頁396-421、197-210、703-707。(1959、1960、1961)
• 林毓生,〈「問題與主義」論辯的歷史意義〉,收入許紀霖編,《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》上(上海:東方出版中心,2000年),頁296-303。(1991)
• 王新命等十教授,〈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〉。
• 胡適,〈試評所謂「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」〉。
• 十教授,〈我們的總答覆〉。

6. 李大釗:
7. 陳獨秀:
• 〈敬告青年〉
• 〈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〉
• 〈文學革命論〉
• 〈駁康有為《共和平議》(節錄)〉
• 〈《每週評論》發刊詞〉
• 〈《新青年》罪案之答辯書〉
• 〈再質問《東方雜誌》記者〉
• 〈綱常名教〉
• 〈調和論與舊道德〉
• 〈談政治〉
• 〈答鄭賢宗〉
• 〈覆東蓀先生底信〉
• 〈文化運動與社會運動〉
• 〈關於中國革命問題致中共中央信〉(1929年8月5日)
• 〈辯訴狀〉(1933年2月20日)
• 〈上訴狀〉(1933年6月15日)
• 〈再抗辯書〉(1933年7月7日)
• 〈抗日戰爭之意義─十月六日在武昌華中大學講演〉(1937年10月6日)
• 〈資本主義在中國─在重慶民生公司講演〉(1938年8月)’
• 〈我們不要害怕資本主義〉(1938年8月24日)
• 〈我的根本意見〉(1941年11月28日)
• 〈戰後世界大勢之輪廓〉(1942年2月10日)
8. 毛澤東
9. 蔣介石
10. 孫中山
11. 章士釗
12. 戰國策派
13. 梁漱溟
14. 胡秋原
15. 錢穆
 
參考書目
1. Edited by Malcolm Waters, Modernity Critical Concepts, volume Ⅰ-Ⅳ,(Routledge,1999)(共四大冊)
2. 徐中約(Immanuel C.Y. Hsü)著;計秋楓、朱慶葆譯,《中國近代史》,香港:中文大學,2001-2002
3. 莫里斯•邁斯納(Maurice Meisner)著;杜蒲譯,《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 :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》,香港:中文大學出版社,2005
4. 陳旭麓,《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》,上海:上海社會科学院,2006
5.約翰•霍布森(John M. Hobson)著,孫建黨譯、于向東、王琛校,《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》,濟南:山東畫報出版社,2009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